消费升级时代,在包括电影、动漫、游戏等多个文娱类产业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看起来也是时候到体育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务院 46 号文件里描述未来 10 年内 5 万亿目标产值的大市场大蛋糕,体育产业井喷,全民健身兴起。
消费升级时代,在包括电影、动漫、游戏等多个文娱类产业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看起来也是时候到体育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务院 46 号文件里描述未来 10 年内 5 万亿目标产值的大市场大蛋糕,体育产业井喷,全民健身兴起。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居民健身的刚性需求基础也日渐成熟。
然而与之同时,很多地方却屡次传出健身房因经营不善,跑路的消息,健身行为在全国逐渐得以兴起,但健身房的生存却也变得越来越难。
1、传统健身房难逃“线下魔咒”:高成本、低收入、获客难、粘性差
有人曾这样形容今天的体育产业,说它就是 20 年前的房地产。从理论上看这一点也不夸张,就像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它正在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门类逐步进入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范畴,并在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国民就业方面表现出了强有力的态势。而反观我们国内体育产业明显发展程度比较低,这也以为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如今这个商业环境下,依靠传统模式的健身房生存已经无比艰难,虽说在共享单车创业火热之后,资本和创业者对线下价值展开了深度挖掘,共享充电、无人便利店、迷你KTV、自助咖啡机等项目层出不穷,线下价值似乎实现了回归。但当前的这种价值回归并不是线下经济的全线回归,而是有选择性的进行回归。能够实现回归的产业往往具备这几个特点:场景化优势明显,用户流量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强,自带流量或者有足够的造血功能。
而健身房本身是有一定的门槛而非特别大众的产业。而且一直以来受互联网改造程度偏低,伴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原先线下健身房的弊端不仅被放大开来,更重要的是整个健身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狼多肉少”这一特征。
在笔者看来,传统健身房的弊端其实也来自于线下商业的通病,主要体现高成本、低收入、获客难、粘性差这四个方面。
首先是高成本,成本问题是所有线下行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对于健身房来说首先就是房屋租赁以及水电费用等基本成本,除此之外还包括设备的租赁成本或者是直接购买的折旧成本,以及雇佣健身教练,服务人员,宣传广告等诸多方面的细节。
其次是低收入,虽说目前健身观念在国内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个行业依旧是个小众行业,如果一家健身房只靠办卡来回本,在当前的国内市场环境下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目前国内的健身氛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然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健身房几乎只有办卡这一种盈利模式,而且大多数对于私人教练聘用的观念普遍也并没有那么强烈,呈现明显的负现金流特征,而且健身房往往采取年卡的方式,资金回流慢,自身有无其它造血能力,故盈利能力有限,而这也是当下很多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通病。
再次是获客难,线下健身房获客难,这一方面体现在区域性特征明显,健身房其实很像便利店,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然而健身本身的刚需性程度与便利店相比却是相差甚大;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随着体育产业的兴起,健身房在城市的密集程度在加深,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健身人群的增长速度与健身房的增长速度明显不相匹配,竞争的加剧这也造成了传统健身房获客难度大。为了吸引用户前来只能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然而打折本身就是对本来就不算多的利润进行压榨,而且本身增加的用户也是有限的,边际成本递减也不会达到理想的目标。
最后是粘性差,能坚持下来的年卡用户较少,再加上健身房过度销售课程本身就容易带来的较差的用户体验,更有甚者会对付费买课程的会员以及没有买课程的会员产生人为情绪的区别对待。因此会员续费率往往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健身俱乐部续费率约1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以上四点大概也是传统线下健身房的通病,这就正是很多健身房为什么老是跑路的原因,用户粘性差,流失多,资金流回不来,光靠入会费很难维持整个健身房的成本运营,而且要承担高昂的房租与人员成本。原本为用户服务的教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扮演者销售的角色,这也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粘性。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技狗)”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yzl_300@126.com 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2023-02-28
2023-02-20
2023-03-17
2023-02-01
2023-03-17
从单车智能到车路云协同,Smart Solution 2.0有哪些
4月18日,全球瞩目的第二十届上海车展盛大启幕,作为国际领先的移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