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网市场,人们可以买到任何非法物品,如毒品、武器、虚假文档,甚至是被盗的数据库。虽然 Hansa 和 AlphaBay 这两个最大的暗网市场已被关停,交易行为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暗网的交易被完全遏制。
在暗网市场,人们可以买到任何非法物品,如毒品、武器、虚假文档,甚至是被盗的数据库。虽然 Hansa 和 AlphaBay 这两个最大的暗网市场已被关停,交易行为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暗网的交易被完全遏制。近日,暗网监控公司 4iQ 发现了高达 41GB 的数据文件,其中包含 14 亿个明文存储的账号邮箱和密码等登录凭证。
这次数据泄露严重吗?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暗网中发现的最大的数据库集合」。即使是新手黑客,也能通过购买数据库的账号密码信息,从而进行攻击。此前,在暗网中出现的最大的数据库是 Exploit.in 泄露的 5.93 亿账户和 Onliner Spambot 泄露的 7.11 亿账户。
这次数据库是于2017 年 12 月 5 日在暗网论坛上发现的,数据库中包含的明文登录凭证具体数值是 1400553869。4iQ 的 Julio Casal 解释道,这个数据库使查找密码的速度比以前更快,更容易。他举例一个例子,在搜索「admin」、「administrator」和「root」这些常用的默认用户名时,几秒之内就返回了 226631 个管理员用户的密码。据极客公园了解,有了这些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黑客利用最基础的技术,就能发动攻击。
4iQ 给出了排行前 40 的最常用的密码排行表。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弱密码的人还有非常多,可见大家都没有从中吸取教训。「123456」仍然是最常用的密码。
该公司进一步指出,总共有 14%的暴露的登录证书从未公开过,也没有在任何论坛上解密过,但是现在这些证书可以以明文形式提供给任何人下载。研究人员还认为,这个数据库是 100% 解密的,并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序,所以对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有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和银行平台使用了相同的密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极客公园,这次的数据库泄露事件,大致是各种库的集合,很多厂商均中招了。虽然只是一些老数据库,但这只是黑产中的冰山一角。
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保证密码的安全?
有人说,把密码设置得复杂一点,就能保证账号安全了,是这样吗?
央视在今年 3 月份报道了一起离奇的诈骗案件,受害者的手机没有中毒,也没有收到恶意的电话和短信,银行里的钱便不翼而飞了。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起「撞库」攻击,也就是说,违法分子利用其他地方获得的账号密码,去银行尝试登陆。随后,对用户的网银手机号进行破解,最终盗取了银行存款。因此,除了把密码设置得复杂一些,还要针对每个网站设立不同的密码。
但很多人纷纷表示,他们记不住过于复杂的密码。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保证安全?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了短信验证码,用户只需填写手机号码,点击「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就能登录了。但这种技术实际上并不安全,根据猎豹安全实验室的云端监控数据显示,近 1 个月截获的「短信拦截」类样本变种数量超过 10 万,影响用户数达数百万之多。2016 年,中国海天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 Seeker 曾在黑客大会展示了一种名为「LTE/4G 伪基站+GSM 中间人攻击」的技术,只需很低的成本,背上一个小背包,就能攻击附近的人。他后来向媒体表示,最坏的情况是,黑客能以每秒 20 个手机用户的速度血洗银行账户。
图 / 破解短信验证的测试环境(来自黑客 KCon 大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认为生物识别技术会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来验证登录。但生物识别技术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2009 年,印度政府启动一个生物识别数据库的新身份项目,该项目名为 Aadhaar,收集超过 10 亿人口的姓名、地址、手机号以及可能更为重要的指纹、相片和虹膜扫描,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这个项目。但随之而来的是数据泄露事件,据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 RTI 于近期发现超过 210 家政府网站在线曝光了 Aadhaar 的详细信息。虽然数据泄露的严重程度没有公布,但这一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生物识别技术和密码不同,密码可以更换,而指纹等生物特征则无法更换。
苹果在很早以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设计 iPhone 5s 时采用 A7 主芯片,其中包含了名为「Secure Enclave」的高级安全架构,专门用于保护密码和指纹数据。Touch ID 不会储存指纹的任何图像,而仅依赖数学表示形式。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逆向工程从这种储存数据中获得实际的指纹图像。但是,业内人士告诉极客公园,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苹果一样注重安全,有些公司会将生物识别的数据存在云端,还是存在泄露的风险。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技狗)”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yzl_300@126.com 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2023-02-28
2023-02-20
2023-03-17
2023-02-01
2023-03-17
从单车智能到车路云协同,Smart Solution 2.0有哪些
4月18日,全球瞩目的第二十届上海车展盛大启幕,作为国际领先的移动出...